首页 > AG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ag旗舰厅 (中国大陆) 官方网站|嚴耕望先生百齡紀念學術研討會

发布时间:2025-02-21 17:48:22    次浏览

嚴耕望先生百齡紀念學術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馮景禧樓2樓220室2016年10月14-15日嚴耕望先生(1916-1996)治史謹嚴,考據細密,其秦漢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史,與夫唐代之僕尚丞郎研究,皆為不刊之論;而《唐代交通圖考》,煌煌鉅著,更為研究中古人文地理之參考典籍。 2016年為 嚴先生百歲壽辰暨逝世二十周年,為發揚 先生之治學精神,俾後學能在政治制度與歷史地理方面踵武前賢,故舉辦是此學術會議,以為紀念。10月14日上午9:15-上午9:40會議開幕主持人:黎明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院長 黃乃正教授 致辭新亞研究所所長 劉楚華教授 致辭主題演講上午10:00-上午11:00主持人:李啟文(新亞研究所)李學銘(新亞研究所):嚴耕望先生治史之說蠡探廖伯源(中央研究院):政治制度與西漢後期之政局變化歷史地理(漢唐至宋)上午11:20-下午12:20主持人:羅永生(香港樹仁大學)陳國燦(武漢大學):從出土文獻看漢唐間高昌地區的交通變化與開發廖幼華(國立中正大學):因地制宜:南選在嶺南實施的時地差異蕭錦華(香港中文大學):唐代《元和郡縣圖志》史源考析歷史地理(漢唐至宋)下午2:00-下午3:00主持人:李金強(香港浸會大學)耿慧玲(朝陽科技大學):越南人文地理之研究—―以嚴耕望先生歷史地理研究為發響鄭永常(國立成功大學):橫山之爭:林邑疆域之變遷李啟文(新亞研究所):《水經?汝水注》懸瓠城名稱辨—―戴校殿本《水經注》之一處謬誤政治制度(漢唐至宋)下午3:20-下午4:20主持人:劉增貴(中央研究院)羅永生(香港樹仁大學):《隋書》中「聖人可汗」一詞探釋林永昌(香港中文大學):秦漢陶文性質與所見行政與手工業制度演變:以關中為中心張曉宇(香港中文大學):「專達」的「閒職」?—―唐至北宋太常禮院沿革考下午4:40-下午5:40主持人:李學銘(新亞研究所)劉增貴(中央研究院):漢碑祭祀史料零釋雷家驥(國立中正大學):試論都督制之淵源及早期發展張偉保(澳門大學):郡縣制的早期發展:以魏國為中心10月15日主題演講上午9:10–上午9:40主持人:李啟文(新亞研究所)朱雷(武漢大學):魏晉南北朝時期賦稅徵收對漢晉的繼承與變化漢晉南北朝隋唐歷史諸方面上午9:40–上午11:05主持人:雷家驥(國立中正大學)乜小紅(武漢大學):關於回鶻文契約的斷代問題李廣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新唐書》、《通鑑》比事一則——貞觀中的突厥與胡人文化宋德熹(國立中興大學):《北里志》所見晚唐狎妓之行與士風官德祥(新亞研究所):東漢巴郡產業與劉璋政權上午11:25–下午12:25主持人:李廣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張偉國(香港樹仁大學):赤壁之戰正史記述呂永昇(香港中文大學):南宋「採生」之禁與荊湖地方社會區志堅(香港樹仁大學):自西入東:「中古」(theMiddleAges)歷史分期觀念在中國歷史教科書的回嚮嚴耕望先生之學術成就/治史方法/治學精神下午2:00–下午3:15主持人:何漢威(中央研究院)陳尚君(復旦大學):嚴耕望先生唐史文獻研究方法發微李金強(香港浸會大學):嚴耕望之治史精神與學養鄒逸麟(復旦大學):試論嚴耕望先生對中國歷史地理學發展的貢獻蘇慶彬:迎嚴耕望教授到新亞書院講學嚴耕望先生之生活點滴分享/閉幕禮下午3:35–下午5:00分享主持人:黎明釗(香港中文大學)、李啟文(新亞研究所)李學銘(新亞研究所)李潤桓(香港中文大學)廖伯源(中央研究院)黃浩潮(新亞書院校友會)陳萬雄(饒宗頤文化館)周佳榮(香港浸會大學)何漢威(中央研究院)屈啟秋(新亞教育文化會)翟志成(香港中文大學)李金強(香港浸會大學)李廣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出席嘉賓自由發言播放嚴耕望先生昔日生活照片及講課錄音片段閉幕禮(感謝尹女史提供信息!)